2025年各地两会相继闭幕,各省级政府工作报告已陆续发布。
2025年是“十四五” 规划收官之年,也是 “十五五” 规划谋划之年。在这承上启下的重要节点,各地对2025年房地产工作的部署也成为了业界关注的焦点。
今年各省级政府工作报告均对房地产着墨较多,相关内容被放在包括稳增长、促消费、惠民生、防风险等多个工作大项下。整体来看,在2025年的房地产工作中,各地将全力推进市场回稳向好、促进市场平稳健康发展,因此2025年的稳楼市政策仍值得期待。
此外,各地仍将继续推进城市更新,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,做好房地产领域风险防范,系统推进“好房子”建设等工作。
稳楼市是2025年多地首要目标
从各地政府工作报告内容来看,稳楼市是2025年多地房地产工作的首要目标。
如北京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,要更好满足城乡居民住房需求。不断优化房地产政策,持续推进房地产市场回稳向好。
广东表示,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。因城施策优化房地产政策,合理控制新增房地产用地供应,盘活存量用地和商办用房,推进处置存量商品房工作,健全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,充分释放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潜力,推动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。
浙江提出,推动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。全面落实国家降利率、降首付、降税费等政策,持续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。
值得一提的是,尽管稳楼市是各地2025年房地产工作的主基调,但是各地对稳楼市这一政策导向的表述略有差异。如北京、海南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表述是,促进房地产市场“回稳向好”;辽宁的政府工作报告表述的是“企稳回升”,西藏则为推动房地产市场“止跌回升”;在广东、重庆、广西、浙江、福建、内蒙古、山西、云南、江西、甘肃、宁夏、青海等多地政府工作报告中,提到的均是“止跌回稳”。
此外,上海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,要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,促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。
整体看,不同的提法和各个省份房地产所处的行情有关。尽管部分省份的表述存在差异,但稳楼市的总体精神高度一致。
深化城市更新行动
2025年,首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对城市更新工作做出全面部署,强调“城市更新关系城市面貌和居住品质的提升,是扩大内需的重要抓手”,城市更新被赋予了更高的定位。
这也为各地2025年的城市更新工作进一步指明了方向。多地两会明确,2025年将深化城市更新行动。
北京表示,深化城市更新行动,完善土地混合开发利用和产业用地到期续期政策,加强闲置土地盘活利用,健全核心区平房成片区、整院落退租机制,统筹推进居住、产业、市政基础设施、公共服务设施、区域综合等五类更新改造。
上海提出,深入探索可持续的城市更新模式,完善成本管控机制,优化老旧建筑更新标准。加快推进“两旧一村”改造,全面完成中心城区零星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,完成31万平方米小梁薄板房屋等不成套旧住房改造,启动25个城中村改造项目。实施商务楼宇更新提升行动,推进市政基础设施更新改造,推动桃浦、北外滩、杨浦滨江等区域转型发展,加快外滩“第二立面”、衡复风貌区等区域整体更新。
广西方面,深入实施城市更新。开展完整社区试点,打造友好社区。统筹推进城镇老旧小区、街区(厂区)更新改造。加强社区无障碍环境建设,持续推进既有住宅加装电梯。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,更新改造城市燃气、水电、通信等老旧管线,大力建设城乡公共充电基础设施。
河北表示,深化城市更新,加强老旧管网改造,打造宜居、韧性、智慧城市。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00个以上,建成交付棚改安置房10万套以上。
天津强调,实施更高质量城市更新,推进中心城区主题园区特色发展,增强地铁沿线、重点商圈辐射带动功能,提升业态品质和产业能级。加快实施设计之都核心区柳林街区等城市更新项目,推进30个城中村改造项目,启动180个城镇老旧小区改造。创新政策工具,探索将低效园区和商圈纳入更新范围,出台规划、土地、产权、债权、金融等针对性措施,破解盘活进程中的共性制约,以市场化合作引入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各类存量资源盘活。
河南明确,开展城市更新和安全韧性提升行动,加强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,实施城市更新项目3910个,改造城中村416个、老旧小区1459个,统筹改造一批老旧街区、厂区。加强无障碍环境、适老化设施建设,建成一批完整社区。
推进“好房子”建设
随着居民对住房品质要求的不断提升,推动“好房子”建设也成为2025年楼市重要政策方向。今年多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,都对“好房子”的建设进行部署。
北京和天津均提出,建设适应群众高品质生活的“好房子”。
广东明确,发展绿色建筑,推广智能建造、模块化建筑、装配式建筑等,引导企业提高住房建设标准、优化物业服务,建设更多好房子、好小区、好社区、好城区。
青海也明确,努力建设适应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的好房子、好小区、好社区、好城区。
浙江表示,稳妥推进现房销售试点和“好房子”建设试点。与此同时,重庆、四川、福建、云南、山西等地均表示要推进“好房子”建设工作。
此外,吉林更是定下了具体目标,明确今年大力推动10个以上“好房子”示范项目建设。
持续推进保障性住房供应
2025年,保障性住房筹建工作的持续推进仍是各地的重要工作内容,部分甚至明确了相关定量目标。
如上海表示,坚持租购并举,建设筹措7万套(间)保障性租赁住房,实现“十四五”末总量达到60万套(间)。
北京明确,完善“保障+市场”住房供应体系,优先向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和就业密集地区供应住宅用地,建设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5万套、竣工各类保障房8万套。
海南称,2025年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6000套(间),发放住房租赁补贴1.6万户。
河南指出,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支持收购存量商品房等政策,新增保障性住房5.7万套。
此外,广东指出,加快“三大工程”建设,增加保障性住房供应,“平急两用”公共基础设施建设,加力实施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。
浙江强调,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、多渠道保障、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。
宁夏明确,健全住房保障体系,全面实施“四好”建设计划。
防范化解风险
从各省级政府工作报告来看,今年多地仍将继续做好房地产风险防范化解工作。而对于防范化解风险的工作部署,主要是从满足房企合理融资需求、保交房等方面入手。
如广东表示,积极稳妥防范化解房地产企业风险,用好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,推动“白名单”项目扩围增效,坚决打好保交房攻坚战。
黑龙江表示,持续用好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,健全完善新建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制度,有效防范新增风险。做好“保交房”工作,推进符合登记条件已交付房屋的不动产登记。
浙江明确,提高金融监管效能,全力防范企业债务和中小金融机构风险,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,有效化解房地产风险,全力完成保交楼、保交房任务。
山西提到,切实防范化解风险隐患。“一企一策”满足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,全面完成保交房任务。
此外,湖北表示,探索建立多层次风险防控机制,稳妥化解房地产、地方债务、中小金融机构等领域风险。
楼盘点评
写评论